冬季儿童久咳不愈?中医养肺脾助康复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8-19
每到冬季,门诊上前来治疗咳嗽的儿童数量显著增加。天气变冷加上缺乏运动和饮食不当导致积食,使得孩子们更容易患上咳嗽。
健康的儿童过冬应该是通过养护脾胃、积累能量来为春季的成长做准备。
然而对于那些经常咳嗽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冬天是在与病邪作斗争的过程中度过。这种斗争会损耗体内的阳气。
因此,如果一个孩子频繁地感冒或发烧,并且其身高体重和身体发育都落后于同龄人,家长怎能不感到焦急呢?
当孩子的咳嗽持续超过一个月时,家长们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在医院进行胸部X光检查后如果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症状,则可能是因为感染后的咳嗽或变异性哮喘。
西医通常会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抗生素、抗过敏药物以及吸入性皮质激素等方法来治疗,但有些孩子即使按医嘱服药,咳嗽仍反复发作且难以痊愈。
要彻底治愈孩子的咳嗽问题,家长首先需要明确导致其咳嗽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中医理论,长期咳嗽会导致“久病必瘀、久病入络”的现象。慢性咳嗽若未得到及时治疗,病邪会深入血分,形成痰瘀或血瘀的症状。
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孩子的咳嗽将难以完全治愈。
小儿慢性咳嗽通常属于本虚标实的范畴,其根源在于肺脾功能不足。
儿童本身是稚阴稚阳之体,肺、脾、肾三脏常处于虚弱状态。
肺部本身就比较虚弱,卫表不固。一旦风邪夹带着寒热燥等因素侵入体内,肺卫受损,宣发和肃降功能失衡,导致咳嗽产生。
而且脾与肺紧密相关,脾为肺之母,肺气由脾胃生成。因此,肺脾虚是引起咳嗽的根本原因。

在治疗上,我常常使用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麦门冬汤来调理身体。此方剂具有清肺益胃养阴、降火止咳的功效,主要成分包括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和大枣。
麦门冬能滋养肺胃之阴,清热降逆,并有助于缓解喉咙咳嗽;
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可以补脾胃,通过培土生金的方式达到益气生津和润肺燥的效果;
半夏能够帮助麦门冬降逆平喘,并防止其滋腻碍胃。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入秋不久就开始咳嗽。
起初家长认为这只是普通的感冒,给他服用了止咳药。然而咳嗽却越来越严重且反复发作。最后不得不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开了抗生素,但病情仍然时好时坏。
该男孩的咳嗽表现为阵发性,在早晚尤为明显,并伴有轻微喉部痰鸣声。稍微活动后症状加剧,小脸憋得通红。经过胸部检查未发现大问题,但是咳嗽一直不见好转。
我仔细诊断后认为孩子是阴虚肺热导致的咳嗽,因为他的舌质偏红且少苔,脉象细数。治疗时需要注重润肺养阴、清热止咳。
我使用了麦门冬汤结合桑白皮汤加减用药,开的处方包括麦冬、半夏、炙甘草、蝉蜕、党参、白术、炙桑白皮、地骨皮、炒僵蚕、炙紫菀、炙冬花、白屈菜、紫苏子、葶苈子、桃仁和红花。
孩子起初咳嗽是因为风邪侵袭导致肺卫不固,随后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不当,造成肺气失宣、耗气伤肺以及脾胃受损,身体虚弱,从而导致咳嗽迁延难愈。
外邪入侵损伤了肺津,长时间的咳嗽又消耗体内阴液,出现干咳少痰、盗汗和便干等阴虚内热的症状。
在初诊时用麦门冬汤益气养阴清肺胃治本,结合桑白皮汤增强清肺止咳效果,并添加桃仁红花疏通经络化瘀。
经过一周的治疗后,孩子的咳嗽明显减轻,晚上基本不咳嗽了,睡眠和食欲都有所改善。
随后我调整药方,去掉了紫苏子、葶苈子,加入了南沙参和北沙参养阴清肺。两周后再续服药,咳嗽几乎全愈,最后使用玉屏风散补脾养阴益气固表以巩固疗效。

提醒家长们,在换季时不要让孩子过多食用油腻和垃圾食品,否则刚调理好的脾胃又会受到损害,孩子会感到不适,家长也会跟着着急。
保护好孩子的脾胃,才能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成长和发展顺利。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