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养生呢?记住这些要点即可
作者:佚名|分类:人群养生|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6-18
春季如何养生呢?记住这些要点即可
冬去春来,由寒转暖,但阴寒未尽,天气多变,病毒、细菌极易繁殖,此时体弱老人宿疾易发,应多加注意养生之道。
1.春气奋发。《内经》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春日气候融和,多作户外活动,呼吸清新空气,舒展筋骨,流通血脉,可增强神经系统对气候的适应和调节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肝病、高血压病人应适时服药,显得尤为重要。
2.春捂秋冻。这是民间多年防病实践的经验,符合人体生理机能。由于春季气温乍暖还寒,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孔松弛,如突然骤减衣服,极易使“风邪入内”,引起感冒、支气管炎、肺部疾病。应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切莫受凉,特别要注意背部保暖。尤其是老年、气弱骨疏体怯者,捂一捂,以免冷风侵袭为宜。

3.春困秋乏。春季阳气萌动,使人精神昏倦。这是由于人体适应气候转暖要散热,体表末梢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内脏、大脑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机体新陈代谢活跃,如食物中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使大脑能量转换效率降低;加之春季暖风中阴离子较多,对人产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和脑部供应,可以减少春困不适。
4.省酸增甘。省酸增甘即少吃点酸味,多吃点甜味的食品。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旺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多在春季频繁发病的原因之一。因吃酸味食品会使肝气偏亢,故不宜多吃。多吃甜品能加强脾的功能,以助抗御肝气侵犯的能力。因此,春秋饮食宜选辛、甘、温之品,如葱、姜、枣、花生等。忌酸涩、高油腻、生冷之物。多食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青椒、菜花等。
5.春秋饮食宜清淡,适量进补,以助消化和吸收。忌吃过于肥甘的食品,如油炸食品、肉类、鱼类。多食蔬菜、水果,可以帮助减少体内毒素,并且有利于肠道健康。忌在早晨空腹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对胃部造成不良影响。如有宿疾,应适当服药并配合饮食调理,以达到防病和治疗的目的。
6.注意睡眠,每天睡7-8小时。春季气候变化较大,人体需要充足的休息以应对外界的刺激和挑战。通过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恢复疲劳,提高抗病能力。早上醒来时应感到清爽、精神饱满。晚上入睡前应感到松弛、愉快。此外,还要注意睡眠质量,不要长期坚持一种睡眠模式,应根据自身需要调整,以保证睡眠的健康和有效性。

7.春季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能力,使身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的变化。尤其是高龄、身体虚弱的人,通过慢跑、快走等运动锻炼,可以显著提高免疫力。同时,还要注意锻炼的方式和强度,不宜过于剧烈,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还应注意饮食和睡眠的调节,以确保锻炼后的恢复。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