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师解析四季轮回与健康之道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90|发布时间:2025-05-12
进入立夏时节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刘敏如教授,她不仅是国医大师,也是全国中医药领域的杰出贡献者。
顺应时令调整养生
随着夏天的到来,气候变得炎热。此时应遵循自然规律,适当出汗以释放体内的湿气和阳气。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潮湿阴冷的环境中,确保汗液及时蒸发并保持身体干爽,以防外邪侵袭。然而,应注意适度出汗,避免消耗心气和损伤心阴,以免引发心血管疾病。
情绪调整与生理平衡

立夏时节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特别的转换阶段。刘敏如教授指出,这个时期容易引起情绪波动、月经不调以及出血性疾病等问题。因此,建议女性在春末夏初之时既要缓解春季肝气过旺的情况,又要通过温补心阳和滋养血液来适应夏季的心脏节律,以确保气血顺畅,五脏和谐,从而维持良好的心情和健康状态。
饮食调养与脾胃保健
夏天饮食应注重清淡、易消化。可适当食用生姜、大枣、莲子等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尤其是当体内湿气较重时,可以通过煮食这些食材来达到祛湿的效果。避免过量摄入寒凉水果和冷饮,以免损害脾胃功能。同时,应当警惕贪食生冷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立夏养生菜单推荐
海带冬瓜薏仁汤: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 原料:
- - 海带20克(先浸泡清洗后切条)
- - 冬瓜200克(洗净切块)
- - 薏苡仁30克(淘净)
- - 蜂蜜30毫升
制法:
- 将海带条、冬瓜和薏苡仁放入砂锅中,加水煮至薏苡仁熟软。
- 加入蜂蜜拌匀,用文火继续煮沸即可。
用法:可作为日常餐食的一部分。

立夏文化与传统习俗
立夏是春季结束、夏季开始的标志性节气。《历书》记载,斗指东南时即为立夏,标志着万物生长茂盛,雨水增多,适合农作物成长。古代帝王会在此日举行“迎夏”仪式,祈求五谷丰登。
民间活动与文化象征
在立夏时节,人们会开展各种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其中,有“插柳”的风俗,寓意着保护免受病害侵扰;另外,“吃蛋”也是一种普遍的仪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夏季的炎热转化为积极的能量。
节气中的诗意表达
诗词名称 | 作者 | 诗句 |
---|---|---|
《小池》 | (南宋)杨万里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 (唐)韦应物 |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 (南宋)文天祥 |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
《五绝•立夏》 | (张伯礼) | "暮春日落晚,初夏午生倦。着衣无厚薄,放眼绿已满."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