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养生

童年强身、少年锻骨、壮年健体、老年防病

作者:佚名|分类:人群养生|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8-15

十岁到百岁的养生要点(上)

(一)、十岁——气血初定,阳气萌发

童年强身、少年锻骨、壮年健体、老年防病

人在此年龄五脏逐渐定形,血气开始流通,阳气主要集中在下部(脚底)。此时期的孩子大多喜奔跑跳跃,促进阳气的生发和上升。故应避免久坐、束缚,鼓励户外运动,释放童年的活力。

童年强身、少年锻骨、壮年健体、老年防病

(二)、二十岁——血气充盈,肌肉壮实

此年龄的人血气繁盛,肌肉发达,走路大步流星,阳气充盈。在养生方面红避免寒凉,如冷饮、空调、长时间静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寒凉侵袭,调节情绪,防止气血逆耗。

童年强身、少年锻骨、壮年健体、老年防病

(三)、三十岁——五脏基本定型,衰退起始

三十而立,且五脏逐渐成熟,肌肉坚固,血脉丰盛,但“阳明”脉(阳气)开始衰退。在养生上注意预防“黄脸婆”,注重养阳,避免熬夜、情绪波动、冷饮等伤阳的行为。重视精神调养,减少压力,保持阳气充足。

(四)、四十岁——肌肉略松,阳气减退

人在壮年期,腠理开始疏松,容易久坐,阳气逐渐减弱。养生上避免久坐,注重运动,拉筋养身。调理脾胃、肝胆,预防“水桶腰”等体态问题。合理饮食,避免过度熬夜和暴饮暴食。

(五)、五十岁——五脏开始衰败,筋骨变紧

人过五十天过午,人的肝气衰退,筋紧、变短,活动受限,易出现肩颈不适(如“五十肩”)。应注重养生,经常拉筋,松解筋骨,养肝制怒(避免生气,规律作息),春天养肝最佳。注意心脾肺脏的调理,做好肝脏的养护,以度过更年期,安度余生。

据此整体养生原则是,顺应年龄变化,适时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寒凉、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伤阳之行为,重视运动、拉筋、调养五脏六腑;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和心态,确保气血畅通。

这是对十岁到五十岁阶段养生的简要小结,后续将继续讲述六十岁至百岁的养生重点。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