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八法:保暖、控制室温、早卧晚起、饮食温润、运动有方、多晒太阳、适度泡脚和养肾补阴,保持健康抵御疾病
作者:佚名|分类:运动养生|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7-21
1. 注意保暖
这是冬季护阳的根本措施,阳气就像人们身体的“小太阳”,阳气不足,百病易生。出门应戴好帽子、围巾等,保护好头颈和肩部,就像暖水瓶有了“盖”,方能留住热气;“寒从脚底生”,秋冬天为了美而露脚踝的做法非常伤身,应该叫停;对于女性来说,腹部受寒可能影响到生育健康,发生痛经、不孕等病症,因此要注意护好腹部。

2. 控制室温
冬季供暖,若室温过高、空气干燥,反而会引起鼻咽干燥、烦躁不安、皮肤发紧、胸闷、头晕眼花、血黏度增等“暖气病”。调节暖气温度在20-22℃左右,并使用加湿器,或在暖气片上放置湿毛巾,家中摆放绿植等方法,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

3. 早卧晚起
顺应天时,早卧晚起。换句话说,睡得要早,起得要晚,这样可以保持身体的自然节律,并有助于防止一些与季节有关的疾病。
4. 饮食温润
冬季气候干燥,注意补充水分,可以多喝点粥,紫米、小米、黄豆、黑豆、莲子肉、芡实、红枣、花生都是推荐食材。这些食物不仅能提供热量,还有助于滋养阴气和肾阳,使人感温润舒适。



5. 运动有方
晨练“必待日光”,不宜过早,宜在天气晴好、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以利于阳气的藏养;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让身体微微发热、有潮湿感即可,大汗淋漓、伤津耗气,反而有损健康。另外,也要注意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以免影响到肾阳和体内的阴气。

6. 多晒太阳
“冬阳一寸值千金”,在晒太阳的基础上可拍打自己的肩背,背为阳气汇聚之所,可促进“吸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体内的阳气,从而保持健康和抵御疾病的侵害。

7. 适度泡脚
水温40℃、泡脚15-20分钟,身体微微出汗、全身舒畅即可;最好在饭后1-2个小时再泡脚,以防足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的人,最好降低泡脚水温和时长,以免因小失大引起不良后果。女性朋友可以使用艾叶、生姜或红花泡脚,达到温经散寒、散瘀止痛的效果。
8. 养肾补阴
中医认为“肾主冬”,冬季护肾宜食补,可进补富含精气血津之类的精微物质,板栗和羊肉都是不错的选择;“黑色入肾”,黑豆、黑米、黑枸杞、桑葚等黑色的食物能够起到补肾的作用。滋阴养阴的食物还包括银耳、红枣、枸杞、百合、雪梨、阿胶、豆浆、甲鱼、牡蛎、金针菇、香菇、牛奶、猪肝、猪血以及燕窝等食物。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体内的精气,还有助于滋养阴气和肾阳,使人感温润舒适。

9. 精神内守
心境平和不生气,勿多思虑。保持心情舒畅,以免扰动阳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持身体的自然节律,并有助于防止一些与季节有关的疾病。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