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三九贴”你了解多少?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91|发布时间:2025-07-20
冬至:节气与养生的重要时刻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北半球的白天将逐渐变长,因为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正午阳光照射角度逐渐提升。古时人们称“冬至大如年”,寓意着新年的脚步正在靠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过后,春天的到来也就不远了。


冬至的习俗传统
冬至习俗丰富多样,其中吃羊肉和饺子尤为普遍。在中国南北地区,冬至时节都会享用羊肉,因其味甘性温,有助于补益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此外,还有医圣张仲景与冬至饺子的传说:他用羊肉、辣椒等驱寒食材制作成饺子,帮助乡亲抵御严寒,从此,“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流传开来。


冬至养生的关键
- 起居习惯:提倡早睡晚起,保持充足的睡眠以保存体内阳气。特别是老年人,不宜过早起床晨练,以免引发健康问题。同时,保暖措施不可忽视,适当午休也有助于神气保养。
- 饮食调理:“食补胜药补”,冬至饮食应注重平衡。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而糖分、脂肪和盐的摄入量则要控制。食物搭配要多样化,温热性食物如龙眼肉、荔枝、胡桃等可适量食用,但过多易导致上火;平补类食物如莲子、红枣、银耳等性质温和,无偏寒偏温特性;滋补类食物如木耳、黑豆等,对滋养肾脏有益。此外,苹果、柚子、橘子和橙子等水果也是冬至时节的好选择。
冬季养生的另一大亮点是中医外治法“三九贴”。在寒冷的“三九天”,进行穴位贴敷有助于抵抗寒湿侵袭,对夏天的“三伏贴”疗效有强化作用。若想尝试“三九贴”,请关注医院的具体安排和预约流程。


了解了这些冬至习俗和养生知识,让我们在这个节气中,享受传统美食的同时,注重健康保养,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