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生必备:轻松掌握10大中医穴位按摩法!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7-20
掌握10大养生穴位,日常保健不求他人!
中医认为,“穴位是人体的药库”,以下这10个常见穴位如同“天然良方”,每天仅需3分钟按摩,即可调节气血、改善小病症:

-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它有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的功效,被誉为“长寿穴”。对于消化不良,按揉此穴效果显著。
-
涌泉穴:位于脚掌前1/3凹陷处。它能滋阴降火,改善失眠。睡前搓热涌泉穴,还能缓解夜尿多和手脚冰凉的问题。
-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此穴能调月经、养气血,女性常按可缓解痛经和色斑,男性按摩则有助于补肾。
-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四指宽)。它具有温肾壮阳、调理虚劳的作用,适合阳虚怕冷、术后体弱者艾灸。
-
合谷穴:在虎口张开时,拇指与食指间凹陷处。它能缓解头痛、牙痛,鼻塞时按揉可通鼻窍,但孕妇应慎用。
-
委中穴:位于膝盖后方腘窝中点。此穴用于治疗腰背疼痛和坐骨神经痛,“腰背委中求”,按摩能舒筋活络。
-
中脘穴:在肚脐上4寸(心窝与肚脐中点)。它可缓解胃胀、胃痛,食欲不振时按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
-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它能改善心慌、失眠,晕车时按揉可止吐,对调节心率有良好效果。
-
风池穴:在后颈枕骨下,发际线凹陷处。此穴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和感冒鼻塞,伏案工作者按摩可缓解颈椎疲劳。
-
阳陵泉:位于膝盖下方,腓骨小头前凹陷处。它有疏肝利胆、缓解抽筋的作用,对膝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也有显著效果。
中医 #养生 #穴位 #健康科普 #老祖宗的智慧 #消化不良 #失眠 #心慌心悸 #腰疼 #腰背酸疼 #痛经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