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知多少:中医养生新方式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91|发布时间:2025-07-21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中医艾灸呢?
艾灸的定义和功效: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主要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力对身体特定穴位进行温熨。这种方法可以起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根据《扁鹊心书》的记载,“灼艾第一”是养生保命的重要手段。

从形式上划分,艾灸可分为艾炷灸和艾条灸;按照施灸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直接灸、间接灸以及悬灸等多种类型。在保健方面,人们通常采用的是温和舒适的艾条灸法。

常用的艾灸穴位:
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的犊鼻下方约四横指(即三寸)处,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合穴。此穴位不仅能够健脾益胃、治疗肠胃疾病,而且对于虚劳诸证也有一定的疗效。

神阙
位于腹部正中线上的肚脐位置,属任脉要穴之一,具有温补脾肾的作用,并且对腹泻和绕脐腹痛等症状有显著效果。《针灸资生经》中有记载:“凡脐疼者宜灸神阙。”这表明艾灸此穴位可以缓解多种腹部不适。
中脘
位于上腹部,当肚脐上方四横指(即四寸)的位置,为胃之募穴。该穴位在调和脏腑气机、治疗脾胃疾病方面效果显著,并且还能增强体质,补益气血。
涌泉
涌泉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对于温补肾脏有很好的疗效。艾灸此穴位还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

注意事项:

进行艾灸时应注意控制时间长度,在10到30分钟之间为宜;老年人、妇女及儿童应缩短施灸时间;患有出血性疾病或严重心肺疾病者不宜使用此疗法。此外,孕妇的腹部和腰部不建议施灸。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真正的艾灸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症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以确保安全有效。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