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养肝补肾(年轻人男人养生补肾养肝)
作者:佚名|分类:人群养生|浏览:91|发布时间:2025-07-20
张叔今年67岁,退休后爱上了泡脚、泡茶、泡中药。“人老了,得学点养生。”他最得意的就是每天自己泡的“药茶”,两味药材,一壶热水,喝了一年,他说自己“精神头比年轻人还足”。
邻居见他气色红润,纷纷打听秘方。张叔只笑笑:“不是什么稀罕药,就是枸杞和黄芪。”

有人不信,说这两味药太普通,哪有那么大作用。也有人担心,“会不会喝坏肝肾?”张叔听后也有点心虚,于是专门跑到医院问了门诊医生。
医生告诉他:这两味药确实常见,但如果方法得当、量控制好,益处是明确的。关键是,要知道怎么喝、喝多少、哪些人适合。
很多人知道枸杞好,却不知道黄芪和枸杞搭配,一个补气、一个养血,对养肝护肾、提升免疫,有协同作用。
黄芪是我国传统的补气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它的主要成分是黄芪多糖、黄酮类和皂苷类,现代研究发现,这些成分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还可促进肝细胞修复。
枸杞则是公认的“养肝明目”之选,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对肝脏代谢、视网膜健康和抗氧化都有帮助。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这两味药对调节免疫、抗炎、抗疲劳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中老年人群体,长期适量饮用,有助于延缓身体功能下降。
但药食同源,也不是人人适合。黄芪偏温、枸杞偏甘润,体质偏热、血压高、糖尿病控制不佳的人,不能随便喝。比如有内热、口干、便秘的人,长期饮用反而可能加重上火。
此外,有些人喜欢一把黄芪、一把枸杞猛泡。这样做不仅浪费,还可能增加肝肾代谢负担。
医生建议,每次取黄芪10克、枸杞6克,用500毫升热水冲泡,分2~3次饮用即可,不建议久煮或过量。
坚持适量饮用,对身体确实有好处
以下这4个变化,不少人在坚持1~3个月后会明显感受到:
1、睡眠变好了
黄芪补气,枸杞养血,这两者合用可以缓解气血不足引起的入睡困难。有研究发现,黄芪多糖能调节神经递质,降低焦虑水平,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不容易感冒了
黄芪是传统的“扶正”药材,能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提升T细胞功能,枸杞多糖则能提高免疫反应速率。两者搭配,对抵抗病毒、细菌有辅助作用。
3、眼睛不酸了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枸杞对眼睛干涩、视疲劳有一定缓解作用。特别适合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的人群。
4、疲劳感减轻了
黄芪有“补气升阳”的作用,对肺气虚、脾气虚引起的乏力、懒动有效。现代研究也发现,黄芪可促进肌糖原储备和乳酸清除,能提升体能耐受度。
虽然这两味药好,但用法不对等于白喝,下面这3点一定得注意:
第一,不要空腹喝。黄芪偏温,空腹饮用可能引起胃部不适,建议饭后30分钟饮用为宜。

第二,不能高温久煮。黄芪多糖和枸杞中的维生素C都怕高温,时间久了会被破坏。建议用80℃左右热水冲泡,避免长时间熬煮。
第三,不宜天天喝不停。即使是药食同源,也不能“无节制”。建议一周喝3~5次即可,连续1个月后可停一周,观察体感再决定是否继续。
不少中老年人觉得“越补越好”,其实这恰恰是误区
中医讲究辨证施养,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黄芪枸杞。比如:

最后:
真正的养生,不是盲目补,而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黄芪枸杞虽常见,但因人而异、因量而异,喝得对才有价值。
如果你年过50,觉得气短乏力、睡眠差、眼干易感冒,不妨试试这两味药泡水。但请记得,任何养生方式都不能替代正规治疗,更不能代替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肝补肾,是一场长期战,不是靠一杯药茶就能解决的事。睡得好、吃得稳、心态平,才是根本。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