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打坐:养生的秘密武器
作者:佚名|分类:人群养生|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9-15
近年来,我过于追求生活中的舒适享受,并未特意关注过自己的姿势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如斜肩、葛优躺、二郎腿等,导致颈椎受压严重,时常感到头晕和恶心;臀部活动时也常伴有疼痛感。为了解决这持续的不适,我尝试了各种方法,包括理疗、使用筋膜枪按摩、步行及跑步等,这些方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更加重视养生与锻炼,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尽管无法彻底消除这些问题,就像我们每天需要吃饭一样,它们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持续关注和改善。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丈夫建议我尝试打坐,据说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能显著改善身体状况,减轻各种小毛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打坐之旅。
今日已是进行打坐的第三天。在朋友提供的视频指导下,我首先调整了闹钟,设定为40分钟,并坐在一个垫子上,腰背和腿部围裹着一层保暖单。姿势方面,我努力让上身保持正直,下颚微收,双肩向两侧张开,舌头轻轻顶住上牙龈,表情介于微笑与不笑之间,两腿盘坐,开始时选择散盘的姿势,即脚底朝天、腿部置于床上。

在最初阶段,我不断调整姿势,力求达到标准。除了脚背和腰部、脊椎保持紧绷外,身体其他部位都处于放松状态。我持续审视姿势的准确性以及身体各部分是否真正放松,并尝试集中注意力于鼻孔,让思绪随着呼吸深入至内心深处。当专注于观察鼻子时,感觉整个脑海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空间,身体的各个部位似乎都不再存在,酸痛感减轻了许多。老师曾提到,高僧能够长时间静坐冥想,我试图进入一种似睡非睡的状态,但在这过程中,我能清晰感知到身体各部分的存在及周围环境。

由于是初次接触打坐,为了不破坏这种美妙的体验,我必须在适当的时候重新审视和调整坐姿。初期很容易后背塌陷,需要立即挺直背部,并稍微前倾,让膝盖压低至平放状态。对任何紧绷的部位进行放松处理。40分钟后闹钟响起时,感觉并不疲累,但脚踝和腰部有些许疼痛感,通过轻微活动后症状逐渐缓解。
晚上睡眠过程中,偶尔会感到不适,需要翻身几次才能找到舒适的位置。这种打坐初期的不适感可能就是正常的反应之一吧。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