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暑养生指南:如何科学应对炎热夏日
作者:佚名|分类:运动养生|浏览:85|发布时间:2025-07-30
夏季养生指南:小暑时节如何养身?
在小暑这个节气里,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人们在劳动和工作时应当注意劳逸结合,确保身体的阳气不受损害。
作息规律
夏天炎热容易耗损体内的元气与津液,因此我们需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体内阳气的正常升发。
外出防护措施要备好
小暑期间中暑的风险较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外出时应携带遮阳伞、帽子等防晒工具,并且记得多喝水以补充体液流失。尽量避免在午后最热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

饮食宜温和易消化

夏季饮食应当以清淡为主,同时保证营养均衡和易于消化吸收。应该摄入温软的食物来滋养胃气、生津止渴,并且不要大量食用冷饮或寒性食物以免损伤人体阳气。推荐绿豆粥、荷叶粥等滋润养胃的食谱。



运动需适度

由于夏季气候炎热,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当选择温和的方式并控制好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出汗导致津液大量流失而出现身体虚弱的症状。太极拳和八段锦这样的养生功法非常适合夏天练习。
保持心情平和
小暑时节天气闷热,容易使人感到烦躁不安。此时需要调整心态以保持心神宁静。中医理论认为通过调适心境可以达到舒缓紧张情绪、促进气血顺畅的效果。
冬病夏治策略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在夏季进行治疗冬季疾病的方法被称为冬病夏治,它是传统中医药中的一种疗法。利用三伏天的旺盛阳气结合药物和针灸等手段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穴位养生法
在小暑时节天气炎热、自然界阳气鼎盛的情况下,除了补水之外还可以通过按摩自身特定穴位来达到保健效果,如涌泉穴、极泉穴以及阴陵泉穴。


过度出汗需滋阴降火

夏季由于大量排汗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阴阳平衡失调。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应注重滋阴降火以避免上火症状的出现,如口干、眩晕等不适感。
心烦意乱时可宽胸宁神
炎热夏季容易引发情绪波动或烦躁不安。按摩极泉穴有助于缓解胸闷和心情不畅的症状,因为它可以调和气血并使人感到宁静舒适。
湿气重时应采取措施除湿

脾胃系统在潮湿环境下更容易受到阻碍影响健康状况。经常按摩阴陵泉可以帮助驱逐体内多余的湿气从而改善相关不适症状。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