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指南:清热消暑食物推荐及预防疰夏方法
作者:佚名|分类:饮食养生|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5-13
今日凌晨5时41分,大暑节气正式到来。“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的显著特征便是“酷热难耐”。
在最为炎热的时节,人们纷纷采取各种方法来避暑,“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在繁星闪烁的夜晚举行“感凉会”,都是夏日里的欢乐时光。午后期待着风雨到来,迎接倾盆大雨,傍晚时分聆听轻雷过后细雨渐停,也别有一番清凉的诗意。

古时候,人们将大暑划分为三候: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是在这个时候由腐草变化而来的;再过五日“土润溽暑”——天气变得闷热潮湿,土地也显得湿润;又过五日“大雨时行”——常常会有大的雷雨出现,这场大雨减弱了暑湿,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在大暑时节,由于高温潮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体力消耗相较于其他季节大大增加。加之白天较长夜晚较短、睡眠不足等因素,一般人在这个时候抵抗力会下降,平时体质较弱的人更易感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口淡无味、精神疲惫、身体逐渐消瘦等不适,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低热、头晕、胸闷、恶心、汗出不畅等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疰夏,亦称苦夏。
为了度过苦夏,除了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外,还应注意饮食调养。应多吃一些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食物。选择食物时要注意清淡,以免影响胃口,导致消化不良。
【食】
夏日,由于人体出汗过多,容易耗气伤阴,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充水分外,还应经常食用益气养阴的食品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甲鱼、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在炎热的夏天,由于脾胃活动相对较差,人们会感到比较疲劳、食欲不振。山药具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的功效,多吃山药等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精力充沛。
根据《千金月令》记载,六月可以食用乌梅酱来解渴。将乌梅捣碎,加入适量的蜜糖,煮至微热即可饮用。
防治中暑还可以服用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出自《温热经纬》,以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西瓜翠衣、甘草、粳米等药材组成,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
观察者网小编最后要提醒大家,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容易情绪激动,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这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可能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引发猝死。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激动、焦急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观察者网综合三联生活周刊、东方早报、凤凰网等,图:设计目录。)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