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口福并举
作者:佚名|分类:饮食养生|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5-15
文 / 罗文轩 蔡秉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指导老师 / 肖永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在日常餐桌上,蛋类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性食物,并因其口感细腻、烹饪方式便捷多样,深受大众的喜爱。
药食两用的平价补品
古代中医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发现蛋类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中医将蛋类用作药物时,一般分为鸡子白、鸡子黄两部分,各部分的药用特点各不相同。如《本草纲目》中记载,鸡子白(鸡蛋清)性微寒,可清气;鸡子黄(鸡蛋黄)性温,可补血。
控制总量巧烹饪
蛋类中的营养物质除了蛋白质外,主要就是各种脂肪酸和胆固醇。而饮食中摄入的脂肪酸、胆固醇会影响人体内血脂的代谢,所以很多人吃蛋时会扔掉含有较多胆固醇的蛋黄。

吃蛋要不要扔掉蛋黄?
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食用时不必因胆固醇含量较高而将其丢弃。胆固醇是参与众多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营养成分,人体自身也会合成较多胆固醇,饮食摄入的量只占很小一部分。鸡蛋中一些特有脂肪成分也能减轻高胆固醇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鸡蛋中所含的蛋黄卵磷脂不仅能抑制胆固醇的上升、预防动脉硬化,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蛋的烹饪有讲究!
想要减少胆固醇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最主要的是避免多油和长时间高温烹饪。长时间的加热或是热油翻炒,容易使脂肪、胆固醇等形成氧化产物。这类氧化产物进入体内会影响细胞正常功能,甚至还具有诱发动脉硬化和致癌的作用。多油的烹饪方式会增加油脂摄入,也会让菜变得很“下饭”,会增加主食的摄入量。所以,蛋类最健康的烹饪方法就是蒸煮,在保护营养素、保证细腻口感的同时,也避免了有害物质产生。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蒸煮鸡蛋,过程中也应控制时间,加热过久会增加蛋白质的凝聚程度,造成胃肠消化的负担。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