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常见误区(中医养生保健误区)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8-14
在现今社会,“中医”热潮持续升温,互联网平台上涌现出大量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中医养生知识。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养生博主”也正逐渐成为年轻人获取中医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中国青年报社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51.9%)的年轻受访者表示会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中医养生知识,这成为了他们获取此类信息的主要途径。
面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识别真假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特色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范肃在访谈中总结了几个常见的中医养生误区,并结合当前的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针对“祛湿”这个概念,范肃表示,有太多的年轻人未能正确理解其含义,甚至盲目地进行祛湿。实际上,“祛湿”并非适用于所有体质的人群,例如一些脾胃功能不佳或寒性、阴虚型体质者并不适合随意使用祛湿药物。

对于“过度进补”的观点,范肃指出这也是当前中医养生中常见的误区之一。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身体虚弱,但这种感觉可能更多是因为缺乏锻炼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并非真正的体弱。有些人在自我感觉很虚、免疫力差的情况下,大量使用人参、黄芪、枸杞等滋腻的补品,这可能导致人体代谢紊乱或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晒背”作为一种中医养生方法,在其科学依据上存在一定的讨论空间。虽然它有助于刺激经络,促进阳气生发,改善身体代谢和提高免疫力,但范肃强调了不同时段晒背的重要性以及应避免过度暴晒的风险。
在提及“听养生音乐”的话题时,范肃解释了五音疗法的原理,认为这种与中医传统阴阳五行相对应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养生保健手段。然而,将其视为治病的主要方法则需要谨慎,因为这种方法在医疗上的效果有限。

为了避免踏入中医养生误区,专家建议现代人应当避免依赖“云养生”,而是寻求专业的医学咨询和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前往医院让专业中医进行体质辨识,并根据个人情况对症下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吴欣宇、孙山撰稿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