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清明时节防病养生(清明时节中医养生艾灸)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5|发布时间:2025-07-20

清明时节如何养生防病?专家为您解答

4月4日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随着气温的回升和湿度的增加,这个时期该如何做好养生保健以预防疾病呢?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专门就这一话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清明时节防病养生(清明时节中医养生艾灸)

清明饮食需谨慎,科学搭配更健康

清明时节防病养生(清明时节中医养生艾灸)

在清明时节,很多地方都有食用青团的传统习俗。然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主任医师刘静提醒大家,尽管青团味道不错,但因其粘稠、高糖和高脂肪的特点,难以消化吸收。因此,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以及胃食管反流病患在食用时应格外小心。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科学饮食呢?北京医院的主任医师潘琦建议我们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量,并确保食物种类多样,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同时也要保持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注重早餐的重要性,避免晚餐时间过晚。进食过程中尽量细嚼慢咽,并可尝试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来调整饮食次序,这样有助于减少总体热量。

此外,在清明时节人们常常会采用艾灸这种养生方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并非适合所有人使用,特别是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在进行艾灸后可能会出现便秘、咽喉肿痛或头痛等上火症状。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适的艾灸方案。

清明时节防病养生(清明时节中医养生艾灸)

花粉过敏高峰期到来,预防措施不可少

清明时节防病养生(清明时节中医养生艾灸)

清明前后正值春季花粉过敏的高发期,很多患者会出现眼睛痒、打喷嚏等症状。对此,刘静建议大家外出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并在回家后及时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清洗鼻腔。

清明时节防病养生(清明时节中医养生艾灸)

对于已经发生过敏的人群来说,除了可以服用抗过敏药物外,还可以尝试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来缓解症状:

  • 用热水蒸气熏蒸鼻部和眼睛,或者用拧干的热毛巾敷于鼻部和眼睛。进行熏蒸或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防烫伤皮肤。
  • 按压迎香穴以减轻过敏反应,该穴位位于鼻翼旁的鼻唇沟内侧。使用食指或中指适度用力按摩直至感到酸胀即可;也可以用拇指搓热后轻轻摩擦鼻背,但需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伤。
  • 利用吹风机的热风对着大椎、风池及肺俞等穴位进行局部加热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长时间集中在一个部位上以免造成烫伤。

关注心理健康,科学调节情绪波动

清明时节防病养生(清明时节中医养生艾灸)

春季是人们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的一个时期,很多人会感到焦虑不安或抑郁失眠等症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主任医师黄薛冰指出,在每年三、四月份期间精神专科门诊就诊的人数都会有所上升。

黄薛冰解释说,根据中医理论,情绪主要由肝脏调控,而春季肝功能过于旺盛或者虚弱时都可能导致情绪波动不稳定。而在现代精神医学中认为,随着春天光照时间的增加,人们的生物钟需要重新适应这一变化,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从而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为了调节春季的情绪波动,黄薛冰给出了如下建议:首先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其次适当参加户外运动以释放过剩精力和缓解压力。尤其在多人互动的活动中更能帮助开阔心胸、增强自信力。如果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如情绪低落持续两周以上或者过度兴奋超过一周的情况,则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加强传染病防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清明时节防病养生(清明时节中医养生艾灸)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高发季节之一,其中手足口病备受关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指出,手足口病是由20余种肠道病毒引发的一种常见儿童感染性疾病。其早期症状通常包括发热以及随后出现的皮肤和黏膜病变(如红疹及水疱)。该病可通过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消化道途径进行扩散。

王华庆强调,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上手足口病,但6个月至5岁之间的儿童是最容易感染的人群。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人群聚集、避免接触患病者以及接种疫苗等。

清明时节防病养生(清明时节中医养生艾灸)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