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保暖关键在于这四个养生穴位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91|发布时间:2025-08-22
春季保暖要注意保护这四个重要的“养生穴位”,以帮助阳气生长和增强抵抗力
中医传统智慧中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早春时节,尽管天气渐暖但仍有寒意,此时人体毛孔开始打开,适当增加衣物可以促进体内阳气上升,并抵御外部病邪的侵袭。在这四个关键部位做好保暖工作,就像是为身体构建了四层防护网。
首先,保护颈部和肩部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风池穴位于颈部两侧,是外界寒风最容易入侵的地方,一旦受凉很容易导致颈椎疼痛或头痛等症状。因此,在春季出行时可以考虑佩戴柔软的羊毛围巾,并轻轻包裹两圈以确保既保暖又不会过于闷热。对于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的人群来说,可以在大椎穴贴上暖宝宝来保持督脉阳气的温暖。
其次,腰部和腹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需要特别注意保暖以防寒气侵入导致身体虚弱或女性宫寒等问题。建议穿着柔软舒适的丝绸背心,并搭配羊毛开衫以提供必要的保温效果同时不失时尚感。对于老年人而言,在晚上睡觉前可以将双手搓热后贴在神阙穴上顺时针按摩36次,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再次,膝盖部位也是需要重点保暖的区域之一,因为膝关节承受着全身重量,遇冷会导致气血凝滞从而增加患有关节炎的风险。因此,在春季不要过早地露出脚踝,可以选择佩戴羊毛材质的护膝来保持腿部温暖和轻便性。早晨起床后可以尝试“甩腿功”:扶住椅子前后摇晃膝盖各20次左右,以促进关节气血循环。

足底涌泉穴作为肾经的重要穴位,是身体保暖的关键点之一。为了防止寒气从脚部入侵体内,应该选择羊毛袜搭配防滑鞋,并且在长时间久坐后使用艾草泡脚包浸泡15分钟左右,水温保持在40℃左右最为适宜。晚上睡觉前还可以进行“踮脚功”练习:双脚并拢站立,反复抬起和放下脚尖共做30次,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
春季保暖的原则在于逐步减少衣物而不骤然脱去厚重的外套,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再逐渐过渡到夏季服装。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来说,“上薄下厚”的着装原则尤为重要,在保持背部温暖的同时也要注意头部和面部不过度捂热。遵循这些养生建议,可以让身体如春日新绿般焕发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