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天气潮湿闷热,牢记这5点,安然度夏不生病!
作者:佚名|分类:季节养生|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7-19
1. 清热解暑与补水
- 多喝水和电解质饮料,如绿豆汤(煮至开花,避免过寒)、酸梅汤(加冰糖)和冬瓜汤(利尿祛湿)。尽量少喝冰饮,冷藏到室温偏凉即可。
2. 健脾祛湿防“湿邪”

- 吃红豆、炒薏米、茯苓、山药、莲子、冬瓜和鲫鱼(如鲫鱼豆腐汤)来增强脾胃功能,减少湿气困扰。
3. 适当温补
- 尝试生姜(晨起姜枣茶)、羊肉(伏羊节习俗)、鸡肉(乌鸡汤)或红枣、桂圆(适量,以免上火)以温补体质,特别是手脚冰凉、易腹泻者。
根据每个伏天阶段微调饮食:头伏重在清热祛湿;中伏加强健脾并辅以少量温补;末伏增加润肺食物如银耳和百合,为秋季过渡做准备。
养生小贴士:

- 少吃生冷(如冰西瓜、冰淇淋)以防肠胃不适。
- 出汗后换衣,避免直吹空调,特别是颈部和腹部,以免受凉。
- 饮食清淡易消化,限制辛辣和油腻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根据个人体质调整,湿热体质多清热,虚寒体质适量温补,保持平衡最重要。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