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医养生秘籍:顺应节气而活
作者:佚名|分类:运动养生|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7-30
1.饮食调养
• 多酸多苦:酸味食物(如山楂、话梅)能敛汗生津,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可清热解暑,帮助缓解夏季燥热。• 以清补为主:多吃绿豆、冬瓜、西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可煮绿豆粥、冬瓜排骨汤,既补水又健脾。• 及时补水:多喝温水或淡盐水,也可用荷叶、薄荷泡水,既能解暑又能提神。

2.起居作息

• 晚睡早起:顺应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可适当晚些入睡(但不超过23点),早起享受晨光,促进气血循环。• 午间小憩:中午11点-13点是心经当令,哪怕闭目养神15分钟,也能缓解疲劳,养心安神。• 避免贪凉: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26℃左右),避免直接对着风口,以防寒湿入侵。
3.情志调节

• 静心安神:夏季易心火旺、情绪烦躁,可通过冥想、听轻音乐或练字等方式“静心”,中医认为“心静自然凉”。• 适当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轻度运动,如八段锦、瑜伽,避免烈日下剧烈运动,以防出汗过多耗气。
4.中医外调
• 艾灸养心:艾灸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心俞穴(背部第5胸椎旁开1.5寸),可养心安神,增强心肺功能。• 泡脚祛湿:用艾叶、花椒煮水泡脚(水温40℃左右),帮助排出体内寒湿,尤其适合夏季贪凉人群。• 刮痧解暑:在颈部、背部膀胱经处轻刮,若出现紫红色痧点,可缓解中暑引起的头晕、乏力。
夏季养生关键在于“防暑湿、护心阳”。根据个人体质调整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