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禁忌!医生提醒这5件事千万别做,当心中暑又伤身!;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7-19
三伏天养生禁忌!医生提醒:这5件事千万别做,当心中暑又伤身!
热!热!热!全国多地开启“烧烤模式”,动辄40℃的高温让人喘不过气。三伏天还没到,高温预警已经刷屏!稍不留神,轻则头晕乏力,重则中暑晕厥,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夏日养生,刻不容缓!
但你知道吗?很多习以为常的“解暑妙招”,其实是健康“雷区”!今天,权威医生紧急提醒:三伏天养生,这5件事千万要避开,别让养生变“伤身”!
第一大忌:狂灌冷饮、猛吃冰品
后果:瞬间的冰爽背后,是胃肠道的剧烈收缩!轻则腹痛腹泻(急性胃肠炎),重则可能诱发心绞痛(尤其对心血管基础不好的人),还会严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后续食欲不振、乏力困倦。
正确姿势:解渴首选温开水(35-40℃最佳),少量多次饮用。绿豆汤、酸梅汤(常温或微凉)也是好选择。实在想吃冰,务必小口慢咽!

第二大忌:空调温度过低、冷风直吹

后果: 室内外温差过大(>10℃),血管频繁收缩扩张,极易引发“空调病”——头痛、鼻塞、关节酸痛、面瘫风险增加!冷风直吹颈椎、腰腹,更易受寒。
正确姿势:空调温度设26-28℃,风口向上避免直吹。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在空调房备件薄外套,护住颈肩腰腹。
第三大忌:熬夜成瘾、睡眠不足
后果: 夏天本就消耗大,熬夜更伤阴耗气!导致免疫力下降、心烦意乱、疲倦不堪,大大增加中暑风险,也影响心脑血管健康。
正确姿势: 顺应天时,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中午小憩15-30分钟(“子午觉”),养心又提神!
第四大忌:剧烈运动、大汗淋漓
后果: 高温下过度运动,出汗过多,不仅损耗津液气血,更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热射病(重度中暑),危及生命!
正确姿势:选择凉爽时段(清晨或傍晚)运动,以柔和舒缓为主,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游泳。运动前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淡盐水、运动饮料)。感觉不适,立即停止!

第五大忌:情绪激动、烦躁易怒
后果:夏季对应“心”,高温易让人心烦气躁。“情绪中暑”会火上浇油,导致血压飙升、心悸失眠,甚至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正确姿势:学会静心!听听舒缓音乐、练练书法、静坐冥想。饮食上可适量吃些百合、莲子、苦瓜等清心火的食物。遇事深呼吸,默念“莫生气”。
三伏养生锦囊:简单实用,人人可做!
1. 饮食清淡:多吃瓜果蔬菜(冬瓜、黄瓜、丝瓜、西瓜、番茄),适量补充优质蛋白(鱼、蛋、豆制品)。少吃油腻辛辣煎炸!

2. 喝对“解暑汤”:除了温开水,可自制酸梅汤(乌梅、山楂、陈皮、甘草、冰糖)、绿豆薏米汤、薄荷茶,生津止渴又解暑。
3. 防暑防晒: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外出。外出务必做好物理防晒(遮阳帽、太阳镜、防晒衣)和化学防晒(SPF30+ PA+++防晒霜)。
4. 穴位按摩:感觉心烦、头晕时,可轻轻按揉内关穴(手腕横纹上2寸)、合谷穴(虎口处)、太阳穴,有助清心宁神。
三伏天是养生的关键期,也是疾病的高发期!避开这些养生禁忌,掌握正确方法,才能安然度夏,健康无忧!
> 你中了几个“禁忌”?快转发给家人朋友,尤其是关心爸妈健康的你,这份三伏天保命指南必须人手一份!收藏备用,健康一夏!

健康提醒:本文建议仅供参考,个体情况请遵医嘱。#高温来袭,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热射病与中暑之间是什么关系#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