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养生智慧:草药与饮食的疗愈力量——湖南中医附一专家解析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5|发布时间:2025-07-18
端午节:草药与饮食中的养生智慧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古人通过各种习俗传达了丰富的祛病强身、保健防病的知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脾胃病科专家徐寅对此进行了深入解析。
一、草药的避毒疗愈力量
传统中医学认为,“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本草纲目》里记载,艾叶性温味苦,无毒且纯阳,能通十二经络,有助于回阳、理气血、驱逐湿寒和稳定胎气。端午期间,空气中弥漫着艾叶的清新香气,它能净化空气,清除有害气体,预防疾病的发生。现代研究也证实了悬挂艾草和燃烧艾叶确实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抵御流行病的侵袭。

二、端午饮食的保健功效
端午节的标志性食品——粽子,不仅美味,还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与疗愈功能。主料糯米,《本草纲目》记载其能暖脾胃,治疗虚寒性腹泻,并有助于收敛汗水和促进痘疮愈合。糯米温和滋补,对增强体质、健脾养胃及缓解体虚有显著效果。

粽子的包裹材料也各具功效。北方常用芦苇叶,南方则偏爱竹叶或荷叶。芦苇叶能清热解暑,竹叶利于清火利尿,而荷叶则能清热除湿、安神定志。端午食粽,清淡中寓补益,平补中带清化,是绝佳的自然疗愈方法。

然而,尽管粽子诱人,却并非人人皆宜。徐副主任建议,糖尿病患者、胆囊或胰腺炎病史者、痛风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脾胃虚弱或消化系统问题的人群应适量食用。此外,吃粽子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粽子需彻底加热,以防食物中毒,并确保其口感和营养成分。
- 控制食量,每次不超过50克,搭配茶水或水果,平衡膳食。
- 睡前避免进食,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和肠胃健康。
- 购买后尽快食用,冷藏保存,重新蒸煮前确保彻底解冻。
端午节不仅是庆祝的时刻,更是一次回归自然、遵循传统养生智慧的机会。通过合理使用草药和调整饮食习惯,我们可以在享受节日的同时,照顾好自己的健康。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