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春捂养生护好四个关键部位,健康度过倒春寒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7-21

早春时节,气温起伏如“过山车”,民间素有“春捂秋冻”的养生智慧。所谓“春捂”,并非一味多穿衣服,而是通过重点保护身体四个脆弱部位,帮助人体适应气温变化,预防感冒、关节疼痛等春季高发疾病。以下四个部位最需“捂”好:

1. 背部:守护“阳气之门”

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阳脉之海”膀胱经的循行之处,也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若背部受寒,易导致阳气受损,出现感冒、咳嗽、腰背酸痛。建议穿一件透气马甲或加绒背心,既能保暖又不影响活动。

2. 腹部:温暖“气血之源”

腹部包含脾胃等重要脏器,受凉易引发腹痛、腹泻、女性痛经等问题。尤其有“老胃病”或经期女性,建议选择高腰保暖内裤,外搭轻薄针织衫或围裹腰带,避免穿露脐装。

3. 脚踝:守住“三阴交”要穴

春捂养生护好四个关键部位,健康度过倒春寒

脚踝处的三阴交穴(肝、脾、肾三条阴经交汇处)最忌寒湿侵袭。过早穿九分裤、露脚踝会导致寒气上行,诱发关节炎、痛经。可选择长度及踝的棉袜,搭配宽松长裤或长裙,保持脚部温暖干燥。

4. 颈部:保护“风邪入口”

颈部有大椎穴(督脉要穴),是风邪入侵的“门户”。冷风直吹易引发头痛、肩颈僵硬,甚至诱发颈椎病。早春外出建议佩戴丝巾或薄围巾,避免穿大领口衣物,运动出汗后及时擦干颈部。

科学春捂小贴士

春捂养生护好四个关键部位,健康度过倒春寒

灵活调整:昼夜温差>8℃时需捂,气温稳定在15℃以上可逐步减衣。

分层穿衣:采用“洋葱式穿衣法”,方便根据温度增减。

春捂养生护好四个关键部位,健康度过倒春寒

忌过度捂汗: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汗液蒸发带走热量。

春捂的核心在于“适度”,重点保护易受寒部位,让身体在阳气升发的季节平稳过渡,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春捂养生护好四个关键部位,健康度过倒春寒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