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每天一把黄金豆!护心通血管+湿气退散,心脏最爱这口养生方!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5|发布时间:2025-07-30
每天一把“黄金豆”!护心通血管+湿气退散,心脏最爱这口养生方!
立夏过后,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人体容易被湿气困扰,同时夏季对应中医理论中的“心”,需注重养心护血管。此时,有一种豆类堪称“祛湿养心小能手”,它就是红豆(又称赤小豆)。中医认为,红豆既能健脾祛湿,又能补血养心,现代研究也发现其营养成分对心血管健康有益,非常适合立夏后食用。
为什么立夏要多吃红豆?三大理由告诉你
1. 健脾祛湿,赶跑体内湿气
- 红豆性甘、酸,平,归心、小肠经,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立夏后湿气重,易出现乏力、水肿、舌苔厚腻等症状,红豆能促进体内水液代谢,帮助排出湿气。
- 搭配建议:红豆+薏米(健脾祛湿经典组合,不过薏米性凉,脾胃虚寒者可先炒薏米再煮);红豆+陈皮(理气化痰,增强祛湿效果)。
2. 养心护血管,夏季安心宝
- 补心血:中医认为“心主血”,红豆富含铁元素,能补血养心,缓解夏季心悸、失眠、疲劳等心血不足的表现。
- 护血管:红豆含钾高、钠低,且富含膳食纤维和黄酮类物质,有助于调节血压、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健康,减少夏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 营养丰富,低脂高纤维
- 红豆蛋白质含量约20%,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镁等矿物质,且脂肪含量低,每天吃一把(约30克)既能补充营养,又不用担心热量超标,适合控重人群。

每天吃一把,怎么吃更养生?
经典吃法推荐
1. 红豆薏米粥
- 食材:红豆30克、薏米30克(可加10克芡实增强健脾效果)。
- 做法:提前浸泡红豆和薏米2小时,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至软烂。
- 功效:健脾祛湿,适合湿热体质(舌苔黄腻、爱出油)。

2. 红豆莲子百合汤
- 食材:红豆30克、莲子20克、百合15克、冰糖适量(可选)。
- 做法:红豆煮至半熟,加入莲子、百合煮烂,可加少许冰糖调味。
- 功效:养心安神、润肺滋阴,适合心火旺(失眠、口干)的人群。
3. 红豆豆浆
- 食材:红豆20克、黄豆10克、清水适量。
- 做法:食材浸泡后放入豆浆机,打成豆浆即可。

- 功效:补充植物蛋白,健脾养心,适合早餐快速食用。
4. 红豆陈皮饭
- 食材:红豆20克、大米100克、陈皮5克。
- 做法:红豆提前泡软,与大米、陈皮同煮成饭。
- 功效:理气祛湿,适合湿气重且食欲不佳者。
食用小贴士
- 量:每天30~50克(生重)为宜,约一小把,过量可能引起腹胀。

- 煮豆技巧:红豆质地较硬,可提前浸泡或冷冻后再煮,更易煮烂。
- 搭配禁忌:红豆利尿,尿频者需适量;服药期间(如降压药、利尿药)建议咨询医生。
这些人吃红豆要注意!
- 脾胃虚寒者:单独吃红豆可能偏凉,建议搭配生姜、红枣等温中食材,或选择炒过的红豆。
- 尿多者:红豆利尿,尿频、肾虚者需控制量。
- 肾病患者:红豆钾含量较高,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避免血钾升高。
替代选择:白扁豆——脾虚湿盛的“专属豆”
如果体质偏虚寒(手脚凉、舌苔白),红豆可能不够温和,可换成白扁豆。
- 功效:健脾化湿、和中消暑,尤其适合脾胃虚弱、湿气重导致的腹泻、腹胀。
- 吃法:白扁豆粥(白扁豆30克+大米100克)、白扁豆炖排骨(加姜片去腥温中)。
立夏养生小总结
- 重点:祛湿+养心,双管齐下。
-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少甜腻、生冷,多吃豆类、谷类、新鲜蔬果。
- 生活习惯:避免久坐,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气血循环;午间小睡30分钟,养护心脏。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