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养生指南:顺应天时唤醒身心
作者:佚名|分类:季节养生|浏览:90|发布时间:2025-07-17
《谷雨养生:顺应自然规律,激活身体活力》
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自然界由“生长”向“繁荣”的过渡阶段。此时气候湿润多雨,万物欣欣向荣,人体内阳气渐盛而湿气易积聚,养生的关键在于疏肝健脾、祛除体内湿气并提升身体阳气水平,通过饮食调理、经络疏通、环境调整和情志调节等手段来实现与自然规律的和谐一致。
一、膳食调养:以春季食物滋养肝脏,保护脾胃
顺应“春养肝、脾喜燥”的特性,选择清新醒脾的时令食材:
“三芽两青”组合:
- 香椿芽拌豆腐:香椿有助于清热解毒,而豆腐则有滋阴润燥的作用,二者结合可以平衡体内肝火。

- 枸杞芽茶:每日泡饮可明目生津,缓解春日疲劳和眼干涩。
- 花椒芽炒蛋:花椒芽能祛湿开胃,与鸡蛋搭配食用有助于健脾补虚,适合身体困重乏力的人群。
- 青蒿粳米粥/青团艾草糕:青蒿清热利湿,而艾草温经通络,利用这些植物的功效帮助清除体内的浊湿之气。
脾胃调理:
- 早晨饮用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枚+陈皮1g煮水)可温暖脾脏、驱散寒气,升发脾胃的阳气。适合晨起舌苔白腻且胃脘部怕冷的人。
- 午后可用五指毛桃茯苓汤:将五指毛桃与茯苓加入瘦肉或排骨中煮制,能健脾补肺而不燥热,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运作。
二、经络按摩:疏通肝胆经脉,提升阳气
根据脾经和胆经的活动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调理:
- 辰时(7:00-9:00,脾经当令):
沿着小腿内侧胫骨边缘,从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方3寸处)向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部位)轻柔地按压或推拿,每侧持续3-5分钟。同时配合“嘘”字吐纳法:深呼吸后缓慢呼气并发出“嘘——”的声音,闭目凝神想象肝火随气息排出。
- 酉时(17:00-19:00,胆经当令):
站立屈膝,双手握拳从大腿外侧风市穴(直立垂手,中指尖触及位置)至脚踝环跳穴敲打,同时发“嘻——”音。此方法有助于疏导肝胆气机,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三、环境疗法:通过五感体验融入自然之气
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营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居住环境:
- 视觉与嗅觉:家中摆放绿色植物如薄荷或迷迭香,或者使用青瓷和绿植作为装饰物来唤醒肝脏的“青色入肝”特性;床头悬挂艾草或佩兰香囊(理气祛湿),办公桌上放置柑橘类精油扩香以提神。
- 听觉与触觉:早晨开窗聆听雨声,或播放432Hz自然音律如流水和鸟鸣的声音来舒缓神经系统;晚上则可用吴茱萸药包(10g煮水)泡脚,保持水温约40℃左右,直至微微出汗以引火归元并改善睡眠质量。
四、情绪调节:动静结合疏肝解郁
利用天地阴阳变化来调适心情,避免因肝气抑郁而导致脾胃受损:
- 静养肝脏:卯时(5:00-7:00,日出前30分钟)面朝东方静坐闭目观想青色光芒融入双眼,吸气时想象“肝气舒畅”,呼气时释放压力。每次持续10-15分钟左右。
- 动以通气:申时(15:00-17:00,日落前)到开阔地带大声吟诵《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篇章如“春三月,此谓发陈……”借声波振动驱散胸中郁结;每周一次赤脚踩踏草地或沙滩等湿润土地行走30分钟感受地气通过涌泉穴上升从而平衡身心。
谷雨时节的养生要点:
- 避免贪凉喝冷饮:尽管春天渐暖,但还是需要避免食用冰冷的食物以免损伤脾阳。饮食应以温热、清淡为主。
- 注意防湿保暖:雨天减少外出活动,衣物和被褥要保持干燥;运动后及时更换干爽的衣服以防体表湿气滞留。
顺应谷雨“雨生百谷”的自然规律,利用天然的方法来调养身心。让肝脏舒展、脾胃强壮,为夏季的生长积蓄能量基础。希望你能在节气更替中收获健康与平衡。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