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薪火—吴荣祖全国名老中医弟子医案选命门火衰虚火上冲眩晕案(张吉成)扶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90|发布时间:2025-05-08
《扶阳薪火—吴荣祖全国名老中医弟子医案选》中的“命门火衰虚火上冲眩晕案”(张吉成)对郑钦安的“虚火”学说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医理真传》中,郑钦安首立“乾坤大旨”,次述“坎卦诗”、“坎卦解”,并明确提出阳虚阴盛、虚火上冲的观点。
郑钦安提出的“虚火”理论,在理法方药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张存悌教授曾高度评价这一学说,认为潜阳丹是扶阳学术流派(火神派)的代表性方剂。
吴佩衡老先生忠实地继承了郑钦安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了“潜阳封髓汤”。此方结合温阳纳气和收敛虚火的功效,使引火归元的效果更加显著。他的弟子吴荣祖老师更是对该学说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一次讲座中,吴荣祖详细阐述了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的“虚火”理论,并引用《医理真传》中的观点:“坎宫之龙,初生之龙也”,强调了土对水的重要性。他指出,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温肾阳与健脾土并举,以达到最佳疗效。

吴荣祖老师在原有的潜阳封髓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加入了骨碎补、紫石英等药材,增强了收纳虚火和补土伏火的功效。这些改动不仅强化了方剂的温水潜阳功能,还体现了“水土合德”的精义。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在继承和发展郑钦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虚火”学说,在理论上更加成熟,并且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其精髓在于通过温肾阳与健脾土并举,达到阴阳平衡的效果。

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强调了阳气的重要性。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正是以此为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