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养生

(一)张仲景秋季养生肾气归元汤

作者:佚名|分类:人群养生|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9-13

(一)中医秋季养肾良方——肾气固本汤

夜尿频繁如滴漏,腰膝空虚无力感?老中医力荐:依据《金匮要略》的“肾气丸”,经改良后的“肾气归元汤”是您秋冬季节的理想选择。

(一)张仲景秋季养生肾气归元汤

我是陈医生,从事中医药工作已有30年之久。

每当秋风起,诊室内便挤满了前来求助养肾的人群。有人扶腰进门:“医生,我的腰部感觉空虚无力,仿佛被掏空了一般。”还有人叹气说:“我晚上要上厕所三到五次,尿流细弱无力。”更有人搓手诉苦:“腿部发软、脚部冰凉,爬两层楼都喘不过气来,头发干枯脱落严重。”查看舌头时发现舌体淡胖且边缘有齿痕,舌苔呈现白色如秋霜;脉象沉细虚弱,宛如深井底部的绳索。综合这些症状可以判断:并非自然衰老导致的问题,而是“肾阳不足,封藏功能受损”。张仲景早已提出了针对性的补肾固本良方。

按照中医理论,在秋天这个收养之季,肺气肃降、金水相生是滋养肾脏的最佳时机。然而随着秋季寒意渐浓,体内阳气内敛,对于肾阳虚的人来说犹如灯火将灭,亟需补充能量。如果再加上以下三个因素:

1. 空调房熬夜——过度耗损肾精与阳气;

2. 饮用冷饮或贪凉食物——寒气伤及命门,影响肾脏功能;

3. 房事过频、久坐不动——进一步加剧肾气亏虚,腰府失养。

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将导致夜尿增多、腰部疼痛不适、精神疲乏、畏冷怕风、性功能减退以及脱发等症状。这不是自然衰老的表现,而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快救我!我的门关不上了,火快灭尽!”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金匮要略》中记载了一款名为“肾气丸”的方剂,并据此改良出了适用于秋季养肾的药膳汤——“肾气归元饮”。这款食疗方案旨在补充和温补肾阳,使肾脏功能恢复如常。

具体配方如下:

熟地黄15克、山药12克、山茱萸10克、茯苓10克、泽泻6克、丹皮6克、肉桂3克(后下)、制附子6克(先煎30分钟)、枸杞子10克、杜仲10克、生姜三片、红枣五枚,煮30分钟后即可饮用。

(一)张仲景秋季养生肾气归元汤

此方源自《金匮要略》中治疗“肾阳不足,气化失常”的经典药方。它专门针对夜尿频多和腰膝冷痛等症状,温和而不燥热,补益且畅通无阻。适用于中老年人群、慢性肾病稳定期患者以及夜尿症患者。

熟地黄与山药及山茱萸共同构成“三补”组合,填满肾脏储存的精气;茯苓、泽泻和丹皮则起到排泄浊物的作用,防止过度补充导致体内腻滞;肉桂和制附子温热命门之火,犹如为肾部供暖;枸杞与杜仲强健腰膝,稳固精气。

每周服用两次,“阳升气化”现象显著提升,封藏功能增强,夜尿减少,腰部舒适度增加,畏寒症状减轻。患者精神焕发,仿佛给肾脏披上了一层温暖的棉被。

(一)张仲景秋季养生肾气归元汤

例如一位58岁的赵先生,在连续服用了此方12剂后,仅用两周时间就恢复了健康:“现在夜间只需一次小便!腰板挺直了不少,妻子也夸我走路更有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

  • 对于舌红少苔、口干咽燥者应避免使用此方;
  • 制附子必须先煎至少30分钟以上;
  • 急性肾炎患者慎用,且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高血压未控制或实火上炎的患者也需谨慎。

牢记一点:真正的养肾之道在于温阳化气、固藏有度。张仲景曾说:“气化则水行,阳旺则精藏。”只要能够将阳气温暖起来,肾脏自然会闭合门户,确保夜间的安宁与腰部的稳固。

一锅“张仲景肾气归元汤”,把温暖送至腰身,带来宁静夜晚,强化真正意义上的肾脏健康。这个秋天,请不要再让您的肾脏处于寒冷和流失的状态之中!

陈大夫于戌时三刻撰文分享此养生秘方。

(责任编辑:佚名)